三全育人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三全育人 > 正文

海洋与渔业学院师生共探非遗瑰宝:融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与创新调研纪实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    作者:文:龚振熙/图:王邦杰/张志杰         点击:

4月13日,海洋与渔业学院教师与学生团队走进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,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苗族银饰锻造技艺”展开深度调研。调研团队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马贵兵、体验银饰制作技艺、探访苗族文化传习馆、走访当地银饰企业等活动,探寻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创新路径。

在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马贵兵的工作坊内,师生们近距离观摩了银饰锻造的流程。马贵兵自幼起继承家族技艺,其作品融合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,曾获多项国家级奖项。他手持锻造工具,向师生们演示了錾刻的工序,并强调:“每一件银饰不仅是装饰,更是苗族历史与信仰的载体。”团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基础工艺,感受“千锤百炼”的匠心精神。

师生们来到苗族文化传习馆,馆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苗族银饰,从华丽的银冠到精致的银手镯,每一件都承载着苗族的历史与文化。在传习馆,师生们了解到苗族银饰种类繁多,涵盖头饰、胸饰、手饰等,且造型独特,图案多源自苗族的神话传说、自然万物 ,饱含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为进一步了解苗族银饰的制作工艺与市场现状,师生们还走访了当地多家银饰商户。在与商户交流中,师生们也了解到苗族银饰产业面临的挑战,如传统工艺传承后继无人、市场竞争激烈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师生们一一记录并集思广益,提出利用现代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、开发银饰文创产品等建议。

1CB8D

此次调研活动,不仅让师生们亲身感受到苗族银饰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增强了大家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责任感。未来,师生们计划将此次调研成果整理成册,并通过校园展览、线上宣传等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苗族银饰文化,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。


友情链接: 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 教务系统

版权所有: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:中国-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空港大道25号  备案号:桂ICP备2021007979号-1   桂ICP备2021007979号-3